▨ 来源:新华日报南京观察,由交汇点新闻整理。

逆向思考,创新并购“徐庄模式”插图

26日,初冬的午后阴雨绵绵。徐庄企业并购中心内,安博克斯总经理宋旭已经接待了三波访客,这是他近半年来的工作常态。

今年南京创新周期间,徐庄企业并购中心正式揭牌。这个由徐庄高新区牵头,集结财务、法律、会计、创投等领域专业机构,为中小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平台,一诞生就引发了业界的高度关注。它不仅是全省首个聚焦企业并购的中介机构,其并购模式更是首开全国先河——打破聚焦买方市场的惯性思维,通过对海量中小企业进行资本画像,筛选出高成长性“黑马”,破解供需两端的信息不对称,有效加速并购交易进程。

5个多月探索,反其道而行之的“徐庄模式”渐入佳境。目前,企业并购中心为近千家科创型企业建立档案,其中2家已启动实质性并购程序,不少外省企业慕名而来。“为大企业规模扩张节省资金和时间成本,为小企业成长提供全方位要素支撑,为园区创新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。”玄武区副区长吴开芬认为,企业并购不是简单的“大鱼吃小鱼”,而是多层次资本市场背景下的金融资源重组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增长模式更新,未来将成为徐庄都市型高新园区建设的重要路径。

多维度整合专业资源

走进位于徐庄高新区聚慧园的企业并购中心,硕大的背景墙上,十余家合作伙伴的标识格外显眼,毕马威、锦天城、清科、安博克斯、华泰证券、南京银行等知名机构和企业悉数在列。堪称豪华的“阵容”背后,是一个酝酿已久的计划。

13年发展,徐庄高新区已集聚2000余家企业,园区在走访中发现,一批度过初创期,但又尚不满足IPO要求的企业,往往因为缺乏后续资金投入而错失发展机遇。“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,资金需求量多在100万至500万之间,这是一个世界级难题。”宋旭分析说,普惠型金融产品无法满足企业,而企业自身规模不足,又缺少固定资产作为抵押,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,金融机构一般不愿冒险,反倒是500万以上需求,因为有经营业绩作为信用担保,相对更容易获得支持。

成长期企业的尴尬境遇,让园区陷入思考,在IPO之外,企业还有没有获得大额战略投资的渠道?“以‘小船靠大船’的方式,让中小企业融入行业龙头的创新体系,通过优化资产配置实现共赢。”徐庄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唐承武说,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后,园区认为并购是一条行得通的融资路径。

但企业并购极为复杂而专业,买方需求如何精准匹配?前期尽调怎样确保真实?潜在风险如何合理规避?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第三方机构。徐庄的解决方案很快出炉,依托玄武中介资源聚集的先天优势,整合财务、金融、审计、法律等方面的顶尖机构,快速搭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,这就是徐庄企业并购中心。

清科集团遴选优质科创企业;安博克斯负责财务“体检”;锦天城律所提供尽调等法律服务;毕马威把关审计和税务;券商机构梳理上市企业的并购需求……在徐庄高新区牵头之下,南京市场上最有代表性的专业机构火线集结、各司其职,形成工作闭环。

逆向思考,创新并购“徐庄模式”插图1

精准化赋能企业发展

通常情况下,资本主导的并购中心更关注买方市场,通过为大企业寻找并购标的来创造经济效益。

但徐庄企业并购中心有更重要的使命,“我们更注重中小企业的需求,要为他们的转型升级链接资源。”徐庄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梦旦说,并非所有企业家都将并购当作创业的终点,园区有大量渴望通过并购来赋能企业发展的“追梦者”。

飞宝科技创始人严剑虹就是典型代表,参加完徐庄并购中心的首次宣讲会后,他对并购有了全新的认识。“飞宝这几年的发展很快,我们现在缺的不是资金,而是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广阔的市场平台。”严剑虹说,如果能够被相关产业的龙头并购,企业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深度嵌入产业链,获得更多技术和市场资源,推动企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。

这样的想法绝非个案,徐庄高新区一家专注于电器工业互联网的新生势力,已经启动并购程序,他们也并不急于套现。企业相关负责人说:“被资本市场认可,恰恰意味着我们有巨大的成长空间,如果被成功并购,这将是企业全新的起点。”

并购中心的赋能作用,不仅仅是打破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壁垒,把他们拉进一个“朋友圈”。在宋旭看来,平台在启动并购流程前,要围绕被并购企业的经营业绩、市场份额、相关资质进行画像,这既是并购尽调的必要环节,也为企业明确自我定位,规避潜在风险提供依据。“实际上就是一次深度体检!”他分析,不管是并购还是IPO,这套流程在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前都必须完成,“这也相当于提前为IPO做好准备。”

逆向思考,创新并购“徐庄模式”插图2

深层次拓展创新格局

企业并购是市场配置创新要素的一种方式,并购方、被并购方、专业机构都有各自明确的诉求。作为政府端的徐庄高新区主动拿出载体资源“组局”,醉翁之意显然不是并购交易的收益分成。

徐庄高新区作为典型的都市型高新园区,政策供给和空间资源都没有优势,唯有在软环境上做到“人无我有”,把专业机构集聚的特色发挥到极致,才能在全市“大擂台”上争先进位。“说到底,就是要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和堵点,用改革的方法丰富企业服务的内涵,构建更高层级的创新格局。”唐承武说。

并购中心,正是徐庄在大量调研基础上,围绕企业“发展焦虑”想出的新招。经济学界有一个“死亡谷”定律:新兴行业一旦进入充分竞争期,中小企业受限于技术瓶颈、融资难题、市场渠道,存活率不足10%。徐庄高新区以中小企业的视角组建并购中心,正是希望它们借助平台安全穿越“死亡谷”,快速实现从被并购方到并购方的转变。

从另一个层面看,中小企业被并购,可能会导致创新主体流失。但徐庄却是逆向思维,“某种程度上,并购中心也可以变成招商中心!”吕梦旦认为,园区全程介入企业并购行为,能更直接地面对头部企业,更高效地推介产业环境。企业完成并购后大多要成立新公司,徐庄近水楼台,将全力把新企业新投资留在玄武。同时,并购中心并不仅仅服务园区企业,依托合作伙伴的资源,徐庄完全可以把触角伸向全国乃至全球。
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,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,完善宏观经济治理,建立现代财税金融体制,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,加快转变政府职能。徐庄企业并购中心的建设理念,与中央要求高度契合,这步“先手棋”,也将为徐庄高新区赢得更大的发展机遇。

“预计明年至少能完成5单并购交易!”畅想未来,宋旭眼中是满满的期待。

本报记者:盛文虎

编        辑:   管鹏飞